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班级风采 > 小一班 > 正文
“洗手” 那些事儿
日期:2025年03月21日 13:15  点击数:

  众所周知,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小班幼儿“吃”手,“吃”玩具的现象较多,为了防止“病从口入”,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在幼儿园里度过美好的童年。班级开展了“我会洗手”、“洗手大pk”等活动,引导幼儿养成主动洗手的好习惯。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洗手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对于老师来说,观察孩子的洗手活动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在一日活动中,通过孩子的发现和老师的观察,不主动洗手、洗手敷衍,或者以洗手之名行玩水之实等现象常常出现。洗手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儿,却关乎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好好洗手”便成了我们当下要解决的“手”要问题。 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孩子们对为什么要洗手?什么时候洗手?存在一定的疑惑。于是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对“为什么要洗手?”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如果不洗手》、《根本就不脏嘛》等绘本故事,通过故事让他们知道了洗手对健康的重要性。小朋友们通过绘本阅读,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表征讲述了细菌对身体带来的伤害,知道了如果没有勤洗手的卫生习惯,用看似干净的小手吃东西、揉眼睛、抠鼻子,细菌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生病。

通过和孩子们讨论、分析一日生活中需要洗手的时间节点,激发孩子洗手的意识,同时,帮助孩子逐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对孩子们进行洗手礼仪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增强了孩子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懂得了洗手的礼仪,成为了一个个文明小使者。

下一条:胥江“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