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源发生在一次创游活动中,航航小朋友发现了理发店里多了一顶假发,游戏时一直在推销这顶假发。汐汐戴上了假发高兴地对其他小朋友说:“瞧,我的新发型好看吗?”依依带来了绘本《西兰花先生的理发店》和小朋友们分享。
“快看,这个茄子小弟的发型好搞笑啊!”阵阵笑声瞬间吸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边看边讲。连续好几天,依依小朋友都在和他的小伙伴们分享这本绘本。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想捧着这本绘本,细细地品味它。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他们能仔细观察故事中的画面,能集中注意力坚持阅读,还能运用语言描述对话和情节。
老师发现幼儿对西兰花故事如此钟爱,便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
老师开始带孩子了解绘本内容,认识了西兰花先生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蔬菜,例如玉米、白菜、苹果、白萝卜还有茄子。了解到西兰花先生按照不同的发质、不同的需求,通过每一种工具的使用以及每一个剪头发的娴熟动作,突显出了西兰花先生的高招技术。
西兰花先生和他的小伙伴们,用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将每位蔬菜“发型”都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西兰花先生精湛的技术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拿起画笔,为西兰花先生设计了一张张店铺宣传单。
教师将平时幼儿们非常感兴趣的绘本《西兰花先生的理发店》作为本次绘本课程故事,由此幼儿都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参与整个的课程活动中来。
此次选取了幼儿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职业——理发师作为切入点,幼儿感兴趣自然能全身心的投入进来,在各种活动的讨论、参与和操作过程中,充分满足了幼儿的身心需要,幼儿能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学习效果明显,教师更能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地思考、探索,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活动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理解绘本内容,从而延伸至生活积累经验。
根据观察发现,有的小朋友很喜欢理发店的游戏。还有的小朋友们觉得理发店排队的人太多了,花了很长时间;只有洗剪吹的项目,玩的次数多了就不好玩了。
怎么让我们的理发店更吸引人呢?我们决定给理发店装修一下!
说道理发店里的装饰,小朋友们第一个就想到了墙上会有各种发型海报,那我们的西蓝花理发店当然也要有发型海报墙啦!
在整个理发店自主游戏的创设中,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是自发自主的,自主游戏、探索、表现,孩子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教师适时地用对话、交流分享等方式帮助孩子进行梳理、提炼,通过家园合作、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等方式对环境或区域的创设进行多渠道、多途径行动、验证、调整。在游戏过程中,随着孩子的认知和发展,教师也带着孩子对环境和材料进行再次的调整和丰富。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要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 在我们开展《西兰花先生的理发店》课程的时候,孩子是探索着、游戏着、快乐着的,他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在课程里的每一个环节,做着课程里的主人,用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学来推动课程,使得更儿童化,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