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胥幼:自主“过渡”,快乐衔接
日期:2025年06月18日 12:08  点击数:

胥幼:自主“过渡”,快乐衔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要尽量减少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过渡环节是一日生活的“驿站”,作为一日生活中的中转环节,起着中转和衔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部分的作用,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基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近日,胥幼中二班尝试通过转换过渡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安排等能力,提高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小朋友们吃点心的速度有快有慢,有的小朋友吃完了,可有的小朋友还是慢吞吞地。这就产生了消极等待的现象。

  《指南》中指出:“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们已经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开展了“入园签到、体验一分钟、了解幼儿园的一日作息”等活动,孩子们有了初步的时间观念。

  那小朋友们到底对过渡环节了解多少呢?我们从两个方面了解孩子们的经验。

  什么事过渡环节?应该是我们平时吃完点心,吃完饭,看书的这段时间。我觉得就是我们上厕所、休息的时间。原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主要是在餐前餐后、两个活动之间以及起床后这些时间。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孩子们进行了击鼓传花、讲故事等游戏。早点后的过渡环节,孩子们展现出了令人欣喜的自主探索精神与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如同春天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探索更丰富的活动。点心后的活动时间,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规划者与参与者,教师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幼儿,引导幼儿自主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内容,进行自我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孩子们在过渡环节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时候,我想休息,可是大家却玩手指游戏,我还要被主持人说不专心。我也是,有时候我想看书休息一下。可是乐乐在讲故事,我又不好意思去了。看来,孩子们发现了有的过渡时间并不适合进行集体游戏。并且孩子们也萌发了自主分配空闲时间的意识。于是,在孩子们的讨论过后,我们决定由大家自由分配。我们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在区域边、班级空白墙面等地方投放了一些低结构、低密度、低控制的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安排过渡环节的内容和时间。比如,我们准备了很多可随时取放的玩具:积木、编织游戏等,这些玩具被开放地放置着,孩子随便一站或者拿张椅子就可以进行活动。还有各种方便的科学小工具,引发幼儿探索,如:尺子、望远镜、放大镜等,孩子们可以很随时地去称一称、量一量、看一看远方,观察一下自然角等。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化过渡时间模式的采用,解决了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无所事事的问题,同时也给孩子创设了自主空间,满足了孩子自主游戏的愿望。

  我们在不断调整“过渡环节”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孩子们在大胆发言,积极想办法中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品质。孩子们学会自主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计划意识;合理分配好这些时间,促进孩子们自我服务意识的发展。

  孩子们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老师提议大家一起来制定我们的“过渡环节游戏规则”,赋予孩子们一定的权利,共同制定可遵守的游戏规则。经过一场头脑风暴,孩子们都为班级制定了哪些规则呢?小朋友们都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了。

  在制定完“过渡环节游戏规则”后,如何让孩子们将游戏规则熟记于心,并积极遵守呢?我们决定在每周都开展规则小达人的评选活动,让孩子们都来当评委,一起来评选中二班的规则小达人!在宣布了这一项评比后,孩子们对“过渡环节”有了一定的重视,都非常想得到“规则小达人”的荣誉称号,每个人都在努力遵守“过渡环节游戏规则”。

  孩子们发现过渡环节一般在点心、午餐后,有的小朋友吃的快,有的小朋友吃的慢,这就导致了区域的冲突,有些区域没办法去玩,怎么办?还有建构区、美工区,由于时间较短,作品完不成,收拾起来又很慢,这又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又开始了讨论,寻找到了一些例如积木、自然拼摆等可以利用公共区域进行、又很容易收拾的游戏,并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了不同的临时开放区,让孩子有了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


下一条:胥幼:小蝌蚪,你好“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