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为师“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启示
苏州市姑苏区胥江幼儿园 陆文井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是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以“做”为中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以行求知,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做合一”的这一思想运用到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幼儿教育;实践
幼儿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虽然是教育初级阶段,但是对幼儿的一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就尤为重要,只有让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使幼儿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茁壮成长。那么怎样摆脱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以及“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刚刚步入学习的成长阶段,这时候教师的教育,也就是启蒙教育尤其重要。幼儿教师能在一日活动中给幼儿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孩子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将会十分高,同时他们也能在课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对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各方面能力也随之得到更好的提升。所以,要想发挥“教学做合一”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宽松、愉悦、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能实现。
1.提高了幼儿的适应能力
幼儿在园中遇到问题时明显的特征就是哭闹,尤其是小班的幼儿由于控制不住情绪,更是无法适应各项活动,希望老师或阿姨能直接进行帮助,这样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也就缺少了许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教师根能够据“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幼儿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学”,在这样轻松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学习的同时不知不觉也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2.完善了幼儿的健康心理
幼儿的性格是多样的,许多孩子在园内不敢表达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无法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困难与挫折,慢慢也就养成了胆小的性格。长期以往,幼儿性格内向,受挫力差,家长也会变得越来越焦虑。如果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能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鼓励幼儿从实践出发,在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完成学习活动,就能帮助幼儿从小而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以“做”为核心调整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中如何贯彻“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做”的这个过程,调整老派的教育思想,要让幼儿爱学习,那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到实践中去,自己动手自己去探索去感悟,去学习知识。例如最近我们幼儿园的枇杷树结果了,孩子们在散步时就发现了,大家就讨论起了这个树上的水果,那么我们教师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引伸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孩子们认知夏天里的水果。以前的课堂上,教师会拿出自己制作的图卡或者找一些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夏天里的水果。
但如果运用陶行知的教学理念,就可以让幼儿自己寻找夏天的水果并带到在课堂上,课堂上与幼儿共同观察、讨论,幼并且可以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尝一尝等各种方式,加强对水果的认识。这些知识都是幼儿在自己的摸索过程中发现的,他们遇到问题就会自己去思考去做去实践,再总结经验,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一味的由老师灌输知识,而是有思考,有学习,有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效果才能很好的达成,与此同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幼儿在活动中面对新的任务,往往会向教师传达“我不会”这一信息。尽管幼儿经常这样表达,但并不意味着幼儿真的不能做到,主要原因是幼儿勇气不足或者缺少实践机会。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总是不知所措,特别是对动手操作比较排斥,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情况大都是父母和老师帮他处理,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这时候教师要是的是积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动手做。待幼儿勇敢的迈出实践的步伐时,教师要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幼儿有机会去做,有勇气去尝试。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一直进行示范,那么幼儿仅仅是个参观者,并未实际参与,缺少了“做”的环节,这种教育很明显是不充分的。在进行探究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幼儿亲自试验,让幼儿动手操作,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认识。如,学习“沉与浮”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在水盆中实验哪些物体会浮起来,哪些物体会沉下去,从而让幼儿掌握浮与沉的概念,并基本了解能够浮或沉的物体有哪些。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但体现了对幼儿教育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三者之间的整体关系。教师要落实创造情景、因材施教、灵活教学等方法,促进提升教学效果。
四、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教学做合一”不只是体现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更重要的所还要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我们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会发现,在幼儿园里什么都会做的孩子,到了家什么都不会做了,连最基本的穿衣吃饭还要家长帮忙。为什么幼儿在家的表现不及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呢?那是因为幼儿园里通常一个班有二十几名幼儿,两名老师和一位阿姨,没个幼儿吃饭、穿衣、活动等行为不可能都被照顾到,这时候幼儿就会地观察周围的老师和小伙伴的行为,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模仿一些生活行为,老师教、幼儿学和做,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而在家里,幼儿是全家人的“宝”,大家的焦点都在幼儿身上,深怕幼儿做事累着,怕他们受伤,很多事情都是家长代替幼儿做了,慢慢幼儿就很少动手了。
不仅仅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做到“教学做合一”,在家庭教育中同样要做到这点,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父母要有给孩子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但很多父母过分纵容、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不要一味地去要求孩子如何做,要自己做给孩子看,给孩子树立榜样,通过模仿,孩子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对父母来说建立教学做合一的家庭教育观十分必要。
习惯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很多的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学来的,作为老师和家长要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另外,当看到幼儿做出不好的行为时,我们应当用一些处罚的手段,使幼儿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的,下次不可以再做了。同时幼儿做出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应该及时给与鼓励,使幼儿明白好的行为是被表扬的,这样慢慢建立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师角色新定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角色被重新定位,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知识的教育,现代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比如近期我班开展了班本活动《好玩的鞋子》,我们作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并没有规定这项活动,而是孩子们在一日活动中自己生成了活动。一天,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游戏时讨论今天穿了新鞋,从而引发了五颜六色的鞋、亮闪闪的鞋、大大小小的鞋、鞋子排排队、我会穿鞋子等等的系列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只是作为促进者,向孩子们提出问题,起到活动的指导作用,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探索实践。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孩子们对鞋的认识,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还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六、总结
教、学、做三者密不可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幼儿教育做到与时俱进,我想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我们能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幼儿教师,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实践,引导幼儿多做多学,从而实现教学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顾仁洁."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2):153-154.
[2]周静微.如何发挥“教学做合一”在小班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3,(60):190.
[3]陆美君."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5):41.